中新網6月4日電 環境保護部今日發布《2012中國環境狀況公報》。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2012年的監測結果表明,全國環境質量狀況總體保持平穩,但形勢依然嚴峻。全國水環境質量不容樂觀,在198個城市地下水監測中,較差-極差水質的監測點比例為57.3%。全國近岸海域水質總體一般,東海近岸海域水質極差,渤海灣、長江口、杭州灣和珠江口水質極差。
根據《公報》,全國水環境質量不容樂觀,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浙閩片河流、西南諸河和西北諸河等十大流域的國控斷面中,Ⅰ~Ⅲ類、Ⅳ~Ⅴ類和劣Ⅴ類水質的斷面比例分別為68.9%、20.9%和10.2%。珠江流域、西南諸河和西北諸河水質優,長江和浙閩片河流水質良好,黃河、松花江、淮河和遼河為輕度污染,海河為中度污染。在監測的60個湖泊(水庫)中,富營養化狀態的湖泊(水庫)占25.0%,其中,輕度富營養狀態和中度富營養狀態的湖泊(水庫)比例分別為18.3%和6.7%。在198個城市4929個地下水監測點位中,優良-良好-較好水質的監測點比例為42.7%,較差-極差水質的監測點比例為57.3%。
《公報》顯示,全國近岸海域水質總體一般,一、二類海水點位比例為69.4%,三、四類海水點位比例為12.0%,劣四類海水點位比例為18.6%。四大海區中,黃海和南海近岸海域水質良好,渤海近岸海域水質一般,東海近岸海域水質極差。9個重要海灣中,黃河口水質優,北部灣水質良好,膠州灣、遼東灣和閩江口水質差,渤海灣、長江口、杭州灣和珠江口水質極差。
小百科:
按照國家地表水的水質分類,一共有6個級別,Ⅳ類水主要適用于一般工業用水區及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區;Ⅴ類水主要適用于農業用水區及一般景觀要求水域;最差的劣V類水,是污染程度超過V類,基本不能用的水。
相關新聞:
2012年廣東省海洋環境狀況公報發布:市政污水入海排污口超標率56.8%
昨日,廣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了2012年廣東省海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稱,廣東省近岸海域海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惡化的趨勢暫未得到根本扭轉。部分近岸海域污染依然嚴重,劣四類水質海域主要集中在珠江口等河口海域。去年全省發現赤潮16次為近5年來之最。省海洋漁業局回應,與污染等因素有關。
劣四類海水面積比前年擴大了
珠江口的近海污染最受關注。在新聞發布會上,省海洋與漁業局黨組成員、副巡視員李磊稱,2012年,廣東省管轄海域海水環境狀況總體較好。部分近岸海域污染依然嚴重,水質劣于《海水水質標準》第四類的海域面積約占廣東省近岸海域面積的6.5%,較上一年增加約1個百分點,劣四類水質海域主要集中在珠江口等河口海域,主要污染物依然是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珠江口等近岸河口海洋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水平較差。(第四類海水僅適用作港口水域,不能用于工業用水、水產養殖等。)
李磊稱,多年的監測結果表明,廣東省近岸海域海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惡化的趨勢暫未得到根本扭轉,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一是主要河口和部分城市近岸海域生態環境問題依然突出。二是陸源污染物入海對海洋環境的影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三是海洋災害和污染事故對海洋環境的威脅增加。
代表性入海排污口三成超標排放
公報稱,在2012年實施監測的82個各類代表性入海排污口中,有28個入海排污口超標排放,超標率約34%,主要超標污染物為化學需氧量、總磷和氨氮。其中市政污水入海排污口超標率高達56 .8%,比上年增加14 .3%。省海洋與漁業環境監測中心主任陸超華解釋,以化學需氧量超標為例,水底缺氧,各類生物的生長就受到影響。
去年有47個排污口的污水入海量達到了2.38億噸。珠三角沿岸海域接納污水1億噸,粵東沿岸海域接納污水0 .64億噸,粵西沿岸海域接納污水0 .74億噸。
在監測的排污河中,深圳新圳河入海口、東寶河入海口、東莞鳳凰山入海口等3條排污河入海的水質超標。在監測的37個市政污水入海排污口中,21個市政排污口超標,超標率為56.8%。
去年廣東海域赤潮5年來最多最大
值得注意的是,公報還稱,2012年廣東省海洋赤潮多發,全省海域共發現赤潮16次,累計面積741平方公里,赤潮發現次數和累計面積為近5年最多,赤潮多發區仍集中在珠江口、大亞灣、大鵬灣和湛江港近岸海域。南都記者統計發現,16次赤潮就有8次發生在深圳附近水域。所幸赤潮未造成人員中毒事件。
赤潮發生次數越來越多是否與海洋環境惡化有關系呢?在發布會上,省海洋與漁業環境監測中心主任陸超華回答記者提問時稱,“赤潮發生的機理研究也很難說清楚,但比較明確一點,跟污染是有關的。”2012年發生赤潮次數在近5年較多,因赤潮發生跟天氣狀況、環境狀況都有關系.
省環保廳要求,企坪、青洋山橋、深坑斷面的相關責任區域(深圳市觀瀾河流域、揭陽市練江流域、潮州市楓江流域)要嚴格落實《南粵水更清行動計劃(2013~2020年)》以及石馬河、練江、楓江等流域整治方案,嚴格執行建設項目區域限批和行業限批,采取有效措施削減污染負荷,并加強跟蹤、協調、督促和檢查,確保實現階段水質控制目標。
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官方微信
© COPYRIGHT 2020 深圳市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13018351號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深圳